概述少陽頭痛為病證名:傷寒少陽病而見頭痛者·少陽頭痛少陽頭痛指傷寒少陽病而見頭痛者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263.。見《蘭室秘藏·頭痛門》:“少陽經頭痛,脈弦細,往來寒熱,柴胡
少陽頭痛 ①病證名。傷寒少陽病見頭痛者。兼見脈弦細,往來寒熱。 ②證名。頭痛在少陽經脈循行部位者。見《冷廬醫話·頭痛》。痛在頭角部。 作者: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S > 2006-01-12
癥,筆者有幸跟師學習,現列舉其治少陽頭痛醫案三則如下。 案1 吳某,女,29歲 。2011年5月28日初診。訴兩太陽穴附近疼痛10余年。10多年前即兩太陽穴附近疼痛,夏天尤劇。3天前月經來潮,伴腰腹胸俱痛,經色黑有塊,白帶多,呈絮狀,味
分類:中醫中藥 > 中醫臨床 > 臨床驗案 > 2012-04-16
三陽頭痛 病證名。為太陽頭痛、陽明頭痛、少陽頭痛的合稱。見《醫壘元戎·三陽頭痛》。太陽頭痛,自腦后上至巔頂,其痛連項;陽明頭痛,上連目珠,痛在額前;少陽頭痛,上至兩角,痛在頭角。治療當于疏邪治痛方中加引經藥,太陽頭痛加羌活,陽明頭痛加白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S > 2006-01-12
中醫藥學名詞(2004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5.)為病證名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528.。亦稱頭疼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
頭痛 病證名。凡整個頭部以及頭的前、后、偏側部疼痛,總稱疼痛。凡外感六淫,內傷臟腑,導致陽氣阻塞,濁邪上鋸,肝陽上亢,精髓氣血虧損,經絡運行失常者,均能發生頭痛。按病因分,頭痛有外感、內傷之別。外感頭痛,有感冒風寒、風熱、風濕、傷暑,火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T > 2006-01-12
痛惡風寒,川芎為引導。陽明頭痛,自汗發熱惡寒,白芷。少陽頭痛,往來寒熱而脈 浮弦者,柴胡。太陰頭痛,體重痰實及腹痛,半夏。少陰頭痛,三陰三陽經不流行,而足寒逆, 為厥頭痛,細辛。厥陰頭痛,項痛,脈微浮緩,欲入太陽,其疾痊,然亦當用川芎。氣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古今醫統大全》 2004-04-10
醫·頭痛頭痛(headache[參考資料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中醫藥學名詞(2010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11.[參考資料]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. 中醫藥學名詞(2004)[M].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5.)為病證名
外感頭痛 病證名。感受外邪所致頭痛。起病較急,頭痛持續不解,位有惡寒、發熱、鼻塞流涕、骨節疼痛、咳嗽等癥,多屬實證。外感頭痛由于外邪性質、受邪部位和疾病發展階段不同,有傷風頭痛、傷寒頭痛、風寒頭痛、風熱頭痛、風濕頭痛、傷暑頭痛、太陽頭痛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W > 2006-01-12
頭痛者,寒邪入足太陽經,上攻于頭,此表證也。頭痛,脈浮緊,無汗惡寒,可發汗。頭痛, 脈浮緩,有汗惡寒,宜解肌,照前時令用藥。陽明病,不惡寒反惡 熱,五六日不大便,胃實燥渴,熱氣上攻于頭目,脈實者,調胃承氣下之。少陽頭痛者,小柴胡和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傷寒六書》 2004-04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