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47.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氣厥論》)、溲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時刺逆從論》)。血證之一[參考資料] 高忻洙,胡玲主編.中國針灸學詞典[M].
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47.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氣厥論》)、溲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時刺逆從論》)。血證之一[參考資料] 高忻洙,胡玲主編.中國針灸學詞典[M].
尿血 病證名。血從尿道排出而無疼痛者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,溲血。尿血與心、肝、腎三經關系較為密切?!夺t學心悟》卷三:“心主血,心氣熱,則遺熱于膀胱,陰血妄行而溺出焉。又肝主疏泄,肝火盛,亦令尿血?!薄峨s病源流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N > 2006-01-12
膀胱與血室, 并域而居, 熱入血室, 則蓄血, 熱結膀胱, 則尿血, 尿乃水分之病, 而亦干動血分者, 以與血室并居, 故相連累也, 其致病之由, 則有內外二因。 一外因, 乃太陽陽明傳經之熱, 結于下焦, 其證, 身有寒熱, 口渴腹滿,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醫源圖書館 > 中醫古籍 > 血證論 > 卷四 > 2008-05-22
產后尿血 病證名。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四十四產后尿血候:夫產損傷血氣,血氣則虛而挾于熱,搏于血,血得熱流滲于胞,故血隨尿出,是為尿血?!庇置a后溺血。治宜清熱涼血止血,用發灰、滑石,地黃汁調下。若兼有小腹痛者,為敗血流入膀胱,宜用小薊湯主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C > 2006-01-11
科學出版社,2005.)為病證名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47.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氣厥論》)、溲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時刺
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47.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氣厥論》)、溲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時刺逆從論》)。血證之一[參考資料] 高忻洙,胡玲主編.中國針灸學詞典[M].
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47.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氣厥論》)、溲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時刺逆從論》)。血證之一[參考資料] 高忻洙,胡玲主編.中國針灸學詞典[M].
科學出版社,2005.)為病證名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47.。出《金匱要略·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》。又名溺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氣厥論》)、溲血(出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時刺
膈脹尿血,由厥陰氣郁,膀胱絡傷也。暫用破瘀導下法。 川連制軍川郁金澤瀉甘草梢赤苓歸須延胡索蔞皮琥珀屑 接服方 萆淡苓牛膝炭澤瀉生藕赤苓丹皮生米仁蓮須 腹膨便溺,下注尿血,由肝經熱郁,膀胱絡傷也。先宜疏滯,然后培補奏效。(女) 川黃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何澹安醫案》 2004-04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