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肺兩虛是指脾主運化,飲食中的水谷精微須由脾來吸收,上輸于肺,然后轉輸全身,營養各組織器官,二者關系密切,往往互相影響。脾肺兩虛則見面色少華、手足不溫、怠倦食少、便溏、咳嗽、短氣、痰多,舌淡嫩苔白,脈虛或虛數等癥候。臨床多以補脾益肺治療,脾
分類:醫學百科 > 脾肺兩虛 2015-07-06
脾肺兩虛 病證名。即脾氣不足兼有肺氣不足。脾主運化,飲食精微之氣上輸于肺以養全身,二者關系至為密切,故往往互相影響,兩臟同病。臨床表現面色少華、手足不溫、怠倦食少、便溏、咳嗽、短氣、痰多,舌淡嫩苔白,脈虛或虛數等證候。治療多以補脾益肺法,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P > 2006-01-12
脾虛肺弱 病證名。指因脾胃虛弱而導致肺氣不足的病證,多屬氣虛。脾為生化之源,故常以脾為本而肺為標。參脾肺兩虛條。 最后修訂于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:35:54 (GMT+08:00)
分類:醫學百科 > 脾虛肺弱 2009-01-06
主以二陳二術湯,氣虛加參,血虛加歸地,挾熱加牡蠣、黃柏,挾寒加益智、炮姜,赤帶加白芍、阿膠, 濕熱加炒柏、黑荊。沖任兩虛地黃湯,肝脾兩虛逍遙散,心脾兩虛歸脾湯,脾肺兩虛補中益氣湯。 《女科指要》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女科指要》 2004-04-10
主以二陳二術湯,氣虛加參,血虛加歸地,挾熱加牡蠣、黃柏,挾寒加益智、炮姜,赤帶加白芍、阿膠, 濕熱加炒柏、黑荊。沖任兩虛地黃湯,肝脾兩虛逍遙散,心脾兩虛歸脾湯,脾肺兩虛補中益氣湯。 《女科指要》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女科指要》 2004-04-10
風痰喘 證名。麻風病人兼見喘咳之證者。出《癘瘍機要》卷上。證見癘風患者因肺經氣虛為風熱邪氣所襲而發者。若肺氣虛而喘咳者用六君子湯加味內服。若肺有熱之咳喘者可用瀉白散內服。若證見命門火衰而脾肺兩虛之咳喘者,則應以附子理中湯加減治療。 作者:
分類:醫源資料庫 > 中醫詞典 > 字母L > 2006-01-12
補脾益肺為治法,又稱培土生金(土,指脾;金,指肺)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939.[參考資料] 李經緯等主編.中醫大詞典——2版[M].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4:1522.
分類:醫學百科 > 補脾益肺 2016-03-09
白帶屬脾肺兩虛,宜溫肺養脾。治之不早,必變潮熱等證,治之最難。宜保元湯溫暖肺 氣,腹中痛加炮姜,脹痛加艾葉、阿膠。赤帶補中益氣湯加赤芍、紅花;赤白帶八味丸。 赤帶赤葵花,白帶白葵花,為末酒服。 熱入小腸則赤帶,熱入大腸則白帶,皆腎脈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周慎齋遺書》 2004-04-10
白帶屬脾肺兩虛,宜溫肺養脾。治之不早,必變潮熱等證,治之最難。宜保元湯溫暖肺 氣,腹中痛加炮姜,脹痛加艾葉、阿膠。赤帶補中益氣湯加赤芍、紅花;赤白帶八味丸。 赤帶赤葵花,白帶白葵花,為末酒服。 熱入小腸則赤帶,熱入大腸則白帶,皆腎脈
分類:中醫古籍 > 《周慎齋遺書》 2004-04-10